Home
About Us

  Culture Journals - Travel Blog
  Ancient Villages in Huangshan (21): 呈坎村遊 (二)

遊徽州古村,要看全村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,必定是祠堂。坐落在呈坎村北的貞靖羅東舒先生祠,是本村羅氏子孫為祀南宋末元初隱士羅東舒而建的支祠,是族人祭祖、議事、解決糾紛和規範禮制,以及舉行大規模活動的場所。其規模之大,可能是徽州其他古村之最。

貞靖羅東舒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(1539年),萬曆三十五年(1607年)續建,至萬曆三十九年完工,歷時七十多年。祠堂佔地五畝,按照孔廟格局建造,整個建築包括照壁、欞星門、左右碑亭、儀門、拜台、享堂、後寢等,共四進四院,且一進比一進高。祠堂規模宏大,氣勢雄偉,建築工藝精湛,成為徽派建築典範,被譽為「國之瑰寶」、「江南第一祠」。根據中國傳統宗法禮教,地方上一姓一族的祠堂,是不能以孔廟的規格來建造的,不過似乎地方官府不曾干預這宗祠,是「山高皇帝遠」,還是羅氏族人長時期悄悄進行,因此官府從未察覺?這都是待解之謎。

祠堂第一進是欞星門,為六柱五樓石牌坊門,石柱頂上有朝天吼、嘯天犬、哺雞獸。欞星門左右靠牆各有一個碑亭,分別刻有祠堂記和考工記。第二進的儀門裏面,是一個較大的庭院,中間花崗岩道路稱作甬道,這裏一棵枝繁葉茂的桂花樹已近五百歲,被稱為「江南第一桂」。到了第三進的享堂,「彝倫攸敍」巨匾高高懸掛着。第四進是後寢,底層樑架的斗拱、樑頭、駝峰、脊間柱,平盤斗等構件,雕有各種雲紋花奔圖案,歷經四百五十年仍色彩鮮艷。後寢閣樓是在祠堂竣工後,發現後寢比享堂低,有失對祖宗尊敬而加蓋的。

後寢是供奉祖宗牌位之地,百姓都尊敬祖宗,在其頭上加上一層,該放些甚麼?羅氏先人靈機一觸,比祖宗大的還有皇帝,那就把歷代皇帝賜予呈坎羅氏的誥命、詔書等恩旬綸音供奉在上面,並取名寶綸閣。

偌大的祠堂廳堂,沒有髹上色彩的眾多木樑柱,增添一份莊嚴肅穆的氣氛;不過當在這空空蕩蕩的大型廳堂上,只能想像羅氏族人在此聚集祭祀和議事的盛況。

香港人都聽聞沙頭角邊境有一條「中英街」,因此當我聽到這裏有「鍾英樓」時,還奇怪呈坎跟沙頭角有何相干,後來才明白究竟。鍾英樓是一座建於明代的更樓,東西門額上刻有「鍾英」兩字,寓意鍾靈毓秀,英才輩出。是這街巷上具代表性的建築,有劃分空間、增加街巷層次、豐富街巷景觀的作用。明代的更樓又稱為「過街樓」,原為村中大戶、侍郎羅應鶴府報時之用,後來用於村中打更、報時及報警。

呈坎村有河流經過,有一座古老的石橋,其上有以木蓋成的尖頂上蓋,好像一座蓋在石橋上的涼亭,掛着一塊已經褪了色的牌匾,三兩老村民坐在橋旁歇息聊天,橋的石基上長滿野草。河旁沿岸都是明清時期的民房,村民將禾桿和穀物擺放在路旁。站在這裏細察村民生活狀況,遠眺田園山景,這種感覺實在引人入勝。據說這橋始建於元代,明清兩代均經過修葺。此刻站在橋旁,看着風景,時光仿如停留在古代,村民過着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」與世無爭的生活。

離開呈坎村,我的皖南古村之旅也接近尾聲,多少有點感觸。在遊客漸多的皖南古村之中,呈坎村和其他一些沒那麼出名的村,較少遊客到訪,但也因而保留多一份古樸味道。相信村民多希望有更多遊客來參觀,能夠改善村民生活;要在適當開拓旅遊市場、保存古村建築及這份純樸的民風之間取得平衡,或許各村都需要研究各自的方針。我認為村民不妨參考西遞村的經驗,在修築道路、改善交通及旅遊設施的同時,仍能保持那份古村風味,將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,世代相傳。

古徽州一帶還有其他古村落,未能一一遊覽。這些古村落在風景優美的田野山林之間,雖同屬古徽州建築風格,卻是各有特色;保留當時的民俗文化與歷史,值得作深度旅遊。大家應該珍惜這些未被城市化和全球化潮流衝擊的「世外桃源」;這份文化遺產不單屬於中國,也是屬於全世界的。



 
 

 
<< Back To List

Copryright © 2023 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. All Rights Reserved. Site Map | Disclaimer
  Weibo